其他
脊柱固定3个月螺钉脱出:原因何在,如何预防处理?
在脊柱肿瘤手术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内固定失败是一个常见而棘手的问题。这类患者往往存在骨质疏松、营养状况差、肿瘤破坏等多重不利因素,导致内固定松动、螺钉拔出、钛棒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传统上主要依靠延长固定节段、增加螺钉直径等方法来预防,但效果并不理想。临床上,医生常常会遇到以下困惑:固定节段应该延长多少?前柱重建应该选择钛网还是人工椎体?如何预防内固定失败?失败后又该如何处理?本期内容中,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王岩松教授以一例63岁男性肾癌骨转移患者术后3个月螺钉脱出的病例为引,与王向阳、郑国权、孙浩林、刘铁龙、刘晖等5位教授一起从固定长度选择、前柱支撑方式、内固定失败的预防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临床经验,对医生预防和处理相应问题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欢迎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完整视频,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同事;同时关注唯医加星标,为您持续提供优质骨科学习资源。点击下方小程序,观看完整内容部分知识点1、固定长度选择上下至少各固定3对螺钉活动节段需适当延长固定范围需根据具体解剖位置(如腰1-5)调整策略2、内固定失败的预防策略术中使用骨水泥强化螺钉,特别是远端螺钉术后配戴支具以限制活动对于肿瘤患者,不建议等待3个月后再手术注意营养支持和骨质疏松治疗3、翻修手术技巧必要时切除单侧椎弓根通过椎弓根通道进行前方植骨确保充分的植骨量4、治疗策略的选择对于高龄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倾向选择姑息性手术需进行多学科评估考虑分段手术或立体定向放疗等替代方案平衡手术创伤与预期获益唯医骨科电脑版全面升级